棉花栽培技术:棉花苗期管理技术措施

棉花苗期生长缓慢,棵小叶少,干物质积累少,对养分、水分的需要量较少。苗期是棉花的营养生长期,以生长根、茎、叶为主,并开始花芽分化。苗期生长的好坏,对以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很大。

棉苗的生长发育与温度、光照、水肥等环境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。棉苗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,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,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。地上部生长得快慢、真叶出现的早晚以及苗期的长短,主要决定于温度的高低。据观测记载,在鲁西北棉区,从出苗到现蕾所需要的天数,由于年际间温度高低不同,最短的只有31天,最长的为47天。

棉花苗期,生长的中心是根部,根系的生长比茎要快得多。从子叶期到3片真叶,棉苗主根每天伸长1.5厘米左右,其中发芽后的1周内,平均每昼夜可伸长3~4厘米,主根的长度为苗高的3~5倍。

棉花苗期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量比较少。据山东省棉花研究所测定,在亩产皮棉100千克左右时,苗期每亩每日耗水1米3左右,整个苗期耗水量占棉花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15%以下。棉花苗期吸收、磷、钾的数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5%左右。

棉花壮苗早发的标志:茎秆粗壮,节间紧凑,棉棵敦实,叶色油绿,向阳性强,棉棵宽度大于高度,根系发达,5月底、6月初现蕾,现蕾时苗高15~18厘米,主茎日增长速度0.5厘米左右。

苗期管理的任务是保全苗、促壮苗早发。其技术措施,除查苗、补苗、防治苗期虫害外,主要应抓好以下两条:

一是及早中耕。苗期进行棉田中耕,能疏松土壤,破除板结,提高地温,消灭杂草,保蓄水分,流通空气,减少病害,增强微生物活动,加速养分分解,利于棉田早出土和根系发育,这是实现棉花壮苗早发的主要措施之一。特别是在土壤湿度过大、地温低、土壤板结时,中耕的效果更好。棉花进行露地栽培时,要切实注意棉苗行、株间的中耕松土,中耕的深度和次数要适当,以保持土壤无板结、无杂草为度。

二是适时定苗。适时定苗能防止和解决由于棉苗拥挤而出现的争肥、争水、争光的矛盾,又便于及早划锄、深中耕、早治虫,对壮大棉苗根系,防止死苗,促进壮苗早发,也有很好的作用。定苗的时间从齐苗时开始,两片真叶时定完苗。盐碱棉田可酌情推迟。

苗期一般不需要进行追肥。关于浇水,由于棉花苗期需水不多,若棉田已进行播前造墒,为促进棉花根系下扎,春作棉田一般不宜浇水。但是,若棉田底墒很差,苗期又持续干旱时,应及时开沟浇水,并注意浇后中耕松土,破除板结。